《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影片于 2009年7月31日美国上映。影片讲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一、基本信息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影片于 2009年7月31日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 中文名 海豚湾
- 外文名 The Cove/The Rising
- 其它译名 血色海湾(台)/海湾/海湾屠场/海湾峡谷
- 制片地区 美国
- 导 演 路易·西霍尤斯
- 编 剧 Mark Monroe
- 制片人Olivia Ahnemann
- 类 型 纪录片/剧情
- 主 演里克·奥巴瑞,路易·西霍尤斯,哈迪·琼斯
- 片 长 92分钟
- 上映时间 2009-07-31(美国)
- 分 级 USA:PG-13、Taiwan:PG-12
- 对白语言 英语;日语
- 色 彩 彩色
- imdb编码 tt1313104
- 主要奖项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
二、剧情简介
理查德·奥巴瑞大概还是世界顶级的海豚驯养专家,他说他用了10年的时间进行海豚的训练事业却毅然决然的用了35年的时间去毁灭它。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海豚这种可爱聪明的生物,但庞大的利益却也造就了更多对这种生物的屠杀。
在日本本州岛最南部的和歌山县,有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面朝太平洋,三面悬崖高耸。5.96平方公里的镇上,住着约3600名居民,其中约1/3从事渔业。表面上看,小镇处处标榜着对鲸类动物的喜爱:镇中心树立着微笑的鲸鱼模型,渡船粉饰成海豚的造型,地上石板印有拟人的海豚形象,镇上还有专门供奉鲸灵的寺庙……这里包装得好像一个主题公园。然而背后,却暗藏杀机。
17世纪初的江户时代,太地町的渔民们发明了长矛捕鲸法,“鲸鱼镇”太地町成为日本传统捕鲸法的发源地。到了现代社会,捕鲸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了禁止商业捕鲸令,但一年后,“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行为仍然存在,而且日本的海豚和小鲸捕杀量增长了3倍。每年,平均有2.3万条海豚被日本“合法”围杀。光是在小小的太地町,就要“处理”1500多条海豚。
日本国内约有近80家水族馆,其中近半数的园馆饲养着鲸类。被抓来的海豚通常在两年里都会死去。而落选的海豚,成了市民的盘中餐。5000吨海豚肉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大多数普通市民却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吃过海豚肉,因为包装上写的是鲸鱼肉。拍摄到的画面让摄影团队彻底震惊了。屠杀开始后,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亲眼看着孩子、父母被屠杀,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只剩下日本渔民的笑谈,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
三、幕后花絮
- 太町地的鲸鱼博物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水族馆海豚和鲸鱼的“集散地”。那些被捕捞上来的鲸鱼和海豚只有一小部分体态优美、智商完善、发育良好的个体能被“有幸”送到水族馆。剩下的那一部分则要遭受悲惨的命运。
- 相关数据表明,每年日本人都要杀掉23000头海豚供食用。但是日本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则表明整个2007年只有13080头鲸目动物被捕杀--其中包括各个品种的海豚和鲸鱼。
- 海豚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 本片的导演路易·皮斯霍斯曾经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本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 本片的中心人物里克·奥巴瑞曾是1960年代最权威的海豚训练专家。也是当今最著名的海豚音学学家。他曾经制作了Flipper这个经典的电视节目。
- 路易·皮斯霍斯是位半素食主义者,他还吃鱼。但是在拍摄完本片后,他连鱼也不吃了,成了位完全的素食主义者。甚至连皮带、皮衣都被他“抛弃”了。
- 日本人有着悠久的捕杀和猎食海豚的历史。在他们的食谱上,海豚肉一直是一道重要的菜肴。
- 影片曾在2009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放映。
- 日本政府曾经有过一次“学校午餐计划”,海豚肉被列在了中餐的食谱上。可是在本片之后,这道菜被取消了。
- 加拿大自由潜水女冠军曼迪-雷·克鲁克谢克(Mandy Rae-Cruickshank)和她的丈夫自由潜水教练克科·克拉克(Kirk Krack)参与了影片的拍摄。
- 导演找到了工业光魔公司模型制作部的负责人。在他的帮助下,剧组做了一个能藏住摄像机的假岩石。
- 太町地的地形复杂,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入口,还被铁丝网、警卫和警犬保护着。剧组只有选择晚上“翻墙”而入。
- 整个摄制组在当地受到了全天候的严密监控。
- 由于日本方面不予发放拍摄许可,这部电影其实是“非法”拍摄出来的。
- 每到夜晚拍摄的时候,整个剧组都会像特种部队一样“武装”起自己,脸上涂上油彩、穿着迷彩服,潜入太极地拍摄。
- 剧组在晚上使用的无热源的红外摄影机是军工产品。只要有脉冲信号,这台摄影机就能将它记录下来。
- 影片的片尾曲是大卫·鲍依1977年创作的Hero,歌曲的第一句是I wish you could swim,Like the dolphins。(我希望你能像海豚一样游泳。)
四、影片评价
这部纪录片将会讲述的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事实,奥巴瑞联同电影人路易·皮斯霍斯,加入他们行列的还有一个由社会活动家、电影人和自由潜泳者所组成的强大的精英制作团队,他们共同展开了一个在隐蔽的状态下进行的偷拍任务,渗透进“太地町”这个位于日本、地形险要的海湾,将那里人性最黑暗的秘密公诸于世。(网易新闻评价)
影片真实的纪录了这个摄制组偷拍的全过程,电影甚至让人想到了精彩的特工片,因为整个过程就象一部间谍电影,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同时电影也翔实的向我们讲解了关于捕杀鲸类的种种背景知识和国际上的斗争,对整天非法产业链有了清晰的了解,第一次听说了海豚肉含有汞,以及日本人自己受到的伤害。
影片中最后揭示了日本人明知海豚肉有毒,整个捕杀资源不断下降仍要有意为之的原因。影片最后震撼人的是,当那个拍摄者挂着液晶屏在国际捕鲸协会大会上向全世界展示时,当日本的海洋副部长自己都汞中毒时,一种快意油然而生,作恶者自己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现在看来,拍摄像《家园》、或是动物世界一样美好的纪录片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要拍摄人类屠杀场面那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与智慧。或许,这部纪录片对于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来说,无疑是一部很好的教学片,无论是技术手段的应用,还是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有那种不畏强权、不达目的不罢休,那种独立思考,那种果敢的行动力,那份专业,那份激情,那份责任。(影评人:黄非红评价)
五、电影评价
- 豆瓣评分:9.4
- 精彩影评:
对于一个每日仍食之肉糜的人来说,《海豚湾》乍看好像无以能批判日本捕杀海豚的罪恶,因为万物皆有生命,但若你看见那足以染红海湾的血色,看见那曾自由遨游于大海的精灵变成拖拽的尸体,看见那政府的诡辩,捕杀不等同于滥杀,若心还尚存怜悯之心,那么便无法不可以电影以盛赞。
我觉得大部分看本片会有感的人,都不知道,中国的白暨豚已经灭绝8年了,也不会知道,长江里的江豚也仅剩1000左右了。与其感慨,咒骂日本人如何捕杀海豚,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保护一下长江里的江豚吧,没几年,也将绝迹了。中国人做出来的事情,也不会比小日本好到哪儿去。
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纪录片。当然,我是指的影片本身。如果算上纪录片搞笑的逻辑的话,我们只能说,这世界充满了一批悲天悯人的无知者,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善者和一些聪明狡猾的叙述者。
六、电影图片
由于图片过于血腥,此处只放出一张。
七、电影地址
电影观看地址:[前往探寻,日本杀豚]2
1 条评论
:cool: 起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了。(本人感情波动较大)